歡迎進入北京鑫視科科技有限公司網站!
11
傳統的哈伯-博世法合成氨需要高溫(約400-500°C)和高壓(約150-300atm)的條件,能耗高且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對環(huán)境造成巨大壓力。因此,發(fā)展更為綠色、節(jié)能的氨合成技術成為迫切需求,電催化合成氨技術應運而生。1、原理電催化合成氨是在電解槽中,利用電能驅動相關反應在陰極表面進行。例如電催化硝酸根還原合成氨,在反應中,電催化劑起到關鍵作用,它可以將硝酸根轉化為氨,通過合適的電催化劑能顯著提高反應的選擇性和效率。2、優(yōu)勢低能耗與環(huán)保:無需高溫高壓條件,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
查看更多10
正丁基鋰(n-BuLi)和格氏試劑(Grignardreagent,RMgX)是兩類重要的強堿性有機金屬試劑,廣泛應用于碳-碳鍵構建、官能團轉化及復雜分子合成。盡管兩者均基于金屬-碳鍵的活化機制,但其反應特性、適用范圍及操作要求存在顯著差異。本文系統分析其化學行為、工業(yè)化應用及安全控制策略。一、反應機理與試劑特性1.正丁基鋰(n-BuLi)結構特性:鋰原子與丁基鏈通過極性共價鍵結合,具有高親核性和堿性(pKa~50)。反應機理:去質子化:優(yōu)先奪取弱酸性質子(如炔烴、環(huán)戊二烯等...
查看更多10
連續(xù)流硝化反應系統是現代化工領域突破傳統間歇式工藝瓶頸的關鍵技術,憑借高效傳質傳熱、精準過程控制及本質安全特性,廣泛應用于醫(yī)藥中間體、農藥、染料及含能材料等高附加值產品的合成。本文從技術原理、系統設計、工業(yè)案例到未來趨勢,全面解析連續(xù)流硝化技術的核心要點。一、技術背景與優(yōu)勢1.傳統間歇式硝化的局限性(1)安全性風險:硝化反應放熱量大(如苯硝化ΔH≈-178kJ/mol),間歇式反應釜易因局部過熱引發(fā)失控反應甚至爆炸。(2)傳質效率低:釜式反應中傳質依賴攪拌,易形成濃度梯度,導...
查看更多9
光熱協同催化(PhotothermalCatalysis,PTC)是一種結合光催化與熱催化優(yōu)勢的新型催化技術,通過光生載流子與局域熱場的協同作用,顯著提升反應速率和能量利用效率。其核心在于利用光熱材料將光能轉化為熱能,并通過界面工程優(yōu)化反應動力學,在CO?還原、水分解、VOCs降解等領域展現出突破性潛力。一、基本原理(1)光催化部分光催化劑(如常見的TiO?等半導體材料)在光照下,價帶電子被激發(fā)到導帶,產生光生電子-空穴對。光生電子具有還原性,空穴具有氧化性,它們可以與吸附在...
查看更多9
隨著精細化工、制藥及新能源領域對反應過程高效化、綠色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傳統批次反應器的局限性逐漸凸顯。碳化硅(SiC)微通道反應器憑借其優(yōu)異的材料特性的結構設計,成為實現連續(xù)流化學與過程強化的關鍵技術之一。一、碳化硅材料特性碳化硅是一種由硅(Si)和碳(C)通過共價鍵結合的陶瓷材料,具備以下核心優(yōu)勢:1、高熱導率(~120W/m·K):遠超不銹鋼(15W/m·K),可實現快速傳熱,避免局部過熱。2、耐腐蝕性:耐受強酸(如氫氟酸除外)、強堿和有機溶劑,適用pH范圍廣。3、高機械...
查看更多